0%

2019春文摘

前言

这个系列已经一周年了,其实差一点夭折。春文摘在1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写好了,可惜因为没有好好备份遗失了,之后就一直懒得重写,直到拖到现在要开始写夏文摘了才不得不把之前的补上。当时前言写了什么已经忘记了,只得重新写过。

2019.09.20

又过了三个月,都已经是凉爽的秋天了,今天一定把文摘补上。也正好一年前开始读的书,现在也沉淀下来,再慢慢品味一番吧。本来的这期的内容是红楼梦文摘,我也是二十三岁才第一次读完这本中小学文学必读系列,甚是惭愧。记得第一次买的刘心武版红楼梦,是大概高中的时候了,算来也有七八年,记得当年读到梦游仙境,秦可卿还活着呢。当时不知道是没能坚持到第六回还是没读懂,总之就是弃卷不读了。由于出场人物过多,每个人的称谓还会随着地位和人物关系变化而变化,这次读书还是先看了两集电视剧,找了张人物关系图谱,一点一点照着读的,简直比记住拗口的翻译文学中的人名还累。

红楼梦的文学地位我觉得无需多言,其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,章节内的前后对称(黛玉葬花对宝钗扑蝶),全篇的上下对称(元宵夜宴为分水岭,宁荣两府的兴衰),章节间的层叠推进,都被红学家们挖掘的很深刻了。至于人物刻画,不止于外表、神态、动作,从人物对事件作出的反应,到所思所想,所言所叹,直至人物命运,都十分精确凝炼,每个人物都棱角分明,绝不重复,往往从一句话,或者一句诗,就能直接推断出这人是谁,例如诗社所做的诗词,和元宵所做的灯谜,都暗含人物命运或性格。在红楼梦辩中,作者更是通过诗词反推抄本是否有误,误将诗词套用在错误的角色身上。要说唯一的遗憾,莫过于抄本的纰漏和全书结尾的遗失了吧。这次我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俞平伯校注的版本,加上了高鹗续的四十回。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对比十分强烈,大概这就是狗尾续貂了吧。

这次就不打算写读后感了,随便摘抄了一些句子,等不知何年重读之时,在抒发下感想吧。

往期回顾

第 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

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。都云作者痴,谁解其中味。

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

薄命司对联

春恨秋悲皆自惹。花容月貌为谁妍。

(晴雯判词)

霁月难逢,彩云易散。心比天高,身为下贱。风流灵巧招人怨,寿夭多因诽谤生,多情公子空牵念。

红楼梦十二支

〔第一支红楼梦引子〕开辟鸿,谁为情种。都只为风月情浓。趁着这奈何天、伤怀日、寂寥时,试遣愚衷。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“红楼梦”。

〔第二支终身误〕都道是金玉良姻,俺只念木石前盟。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,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。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。纵然是齐眉举案,到底意难平。

〔第三支枉凝眉〕一个是阆苑仙葩,一个是美玉无瑕。若说没奇缘,今生偏又遇着他;若说有奇缘,如何心事终虚化。一个枉自嗟呀,一个空劳牵挂。一个是水中月,一个是镜中花。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,怎经得秋流到冬尽,春流到夏。

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

黛玉道:放屁。

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

《庄子·列御寇》

看《南华经》上,有“巧者劳而智者忧,无能者无所求,饱食而遨游,泛若不系之舟”;

宝玉偈语

“你证我证,心证意证。是无有证,斯可云证。无可云证,是立足境。”

灯谜

朝罢谁携两袖烟,琴边衾里总无缘。晓筹不用鸡人报,五夜无烦侍女添。焦首朝朝还暮暮,煎心日日复年年。光阴荏苒须当惜,风雨阴晴任变迁。

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

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,说道:“你又要死了。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!”宝玉笑道:“说话忘了情,不觉的动了手,也就顾不的死活。”

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

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,不像先时,心中也宽慰了好些,便点头叹道:“早听人一句话,也不至今日。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,就是我们看着,心里也疼。”刚说了半句,又忙咽住,自悔说的话急速了,不觉红了脸,低下头来。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,大有深意;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,红了脸,低下头,只管弄衣带,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,不觉心中大畅,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。心中自思:“我不过捱了几下打,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,令人可玩可观,可怜可敬。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,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。既是他们这样,我便一时死了,得他们如此,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,亦无足叹惜。冥冥之中,若不怡然自得,亦可谓糊涂鬼祟矣。”

俗语说的:‘没事常思有事’,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,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,有心人看见,当作有心事,反说坏了。

手帕诗三则

眼空蓄泪泪空垂,暗洒闲抛却为谁。尺幅鲛绡劳解赠,叫人焉得不伤悲。

抛珠滚玉只偷潸,镇日无心镇日闲。枕上袖边难拂拭,任他点点与斑斑。

彩线难收面上珠,湘江旧迹已模糊。窗前亦有千竿竹,不识香痕渍也无。

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

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,也学的沽名钓誉,入了国贼禄鬼之流。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,立言竖辞,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。不想我生不幸,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,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。

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

妹探谨奉

二兄文几:前夕新霁,月色如洗,因惜清景难逢,讵忍就卧。时漏已三转,犹徘徊于桐槛之下,未防风露所欺,致获采薪之患。昨蒙亲劳抚嘱,复又数遣侍儿问切,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,何痌瘝惠爱之深耶。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,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,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,远招近揖,投辖攀辕,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,或竖词坛,或开吟社,虽一时之偶兴,遂成千古之佳谈。妹虽不才,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,而兼慕薛林之技。风庭月榭,惜未集诗人;帘杏溪桃,或可醉飞吟盏。孰谓莲社之雄才,独许须眉,直以东山之雅会,让余脂粉。若蒙棹雪而来,妹则扫花以待。

谨奉。

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

宝玉道:“这些破荷叶可恨,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。”宝钗笑道:“今年这几日,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,天天逛,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。”林黛玉道:“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,只喜他这一句:‘留得残荷听雨声。’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。”宝玉道:“果然好句。以后咱们别叫人拔去了。”

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

岂不闻一杯为品,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,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。

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

探春问宝钗如何。宝钗笑答道:“幸于始者怠于终,缮其辞者嗜其利。”

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

香菱道:“一箭一花为兰,一箭数花为蕙。凡蕙有两枝上下结花者为兄弟蕙,有并头结花者为夫妻蕙。

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

宝钗签:只见签上画着一枝牡丹,题着“艳冠群芳”

任是无情也动人。

槛外人 《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》范成大

纵有千年铁门槛,终须一个土馒头。

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

“空挂纤纤缕,徒垂络络丝,也难绾系也难羁,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。”

李纨笑道:“这也却好作,何不续上。”宝玉见香没了,情愿认输,不肯勉强塞责,将笔搁下,来瞧这半首。见没完时,反倒动了兴,开了机,乃提笔续道是:

“落去君休惜,飞来我自知。莺愁蝶倦晚芳时,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。”

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

宝玉语

不但草木,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,也和人一样,得了知己,便极有灵验的。若用大题目比,就有孔子庙前之桧、坟前之蓍,诸葛祠前之柏,岳武穆坟前之松:这都是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,千古不磨之物;世乱则萎,世治则荣,几千百年了,枯而复生者几次。这岂不是兆应!小题目比,就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、端正楼之相思树,王昭君冢上之草,岂不也有灵验!——所以这海棠亦应其人欲亡,故先就死了半边。

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

宝玉赠迎春

池塘一夜秋风冷,吹散芰荷红玉影。

蓼花菱叶不胜愁,重露繁霜压纤梗。

不闻永昼敲棋声,燕泥点点污棋枰。

古人惜别怜朋友,况我今当手足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