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经典再读(二)

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: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”

如果训诂正确的话,那么这句话应该翻译为 “孔子说:’花言巧语,满脸堆笑,这种人是没有多少仁德的。‘”(杨逢彬《论语新注新译》)抛去仁这个复杂的概念不谈,巧言令色显然也是不符合传统价值观的,本身具有贬义;也就是说,两千年来,这句话的内涵变化不大,仍然保留了它的本义。但是,除了古老的东方智慧之外,别的文化也孕育出了不同的处世之道,比如 expressive 的美国人,通常会做”巧言令色”状,以表现出自己正在努力地参与交流,以达到拉进人们之间的关系,或者减少交流成本的目的。那么这两种做法是否矛盾呢?

trending

首先,我很难给这种 expressive 下一个准确的定义,网上很难找到关于中西方表达情感方式差异的系统性的分析,但是如果你接触过一些美国人,你应该可以很容易理解我所指的这种 expressive,和中国人(以及相对保守地区的外国人)所能接受的表达方式是多么的不同,这种不同可能从

W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