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沉思录

人们常常在洗澡的时候发呆,然后就有了浴中沉思(r/Showerthoughts),而古罗马又是一个公共浴场非常发达的文明,有冷水浴、热水浴、桑拿房、配套的泳池,还有社交场所,跟今天的洗浴中心一条龙没什么区别。那么爱洗澡的古罗马人自然少不了在浴场里沉思冥想,哪怕连皇帝也不例外,而且水平也相当的高,比如奥勒留就在泡澡的时候写下了《沉思录》。

(以上纯属扯淡,以下也纯属扯淡)

间接受害者

当人们在讨论某一公共事件,或者某一个观点的时候,其中的核心人物或者群体可能会遭到非议,并且不可避免的风评被害,而有时候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或群体却也有可能成为被害者,举两个例子。

第一个例子是关于最近的#漫展保安女#事件。差不多事情经过就是漫展上围观观众 A 觉得 coser B 穿着暴露,举止不雅,有伤风化,于是叫来了保安。舆论的焦点是穿衣自由的尺度,而因为现在思想越来越开放,并且本身就是漫展这种性质的场合,所以主流观点认为 coser B 没有错,这是人家的自由,A 是在多管闲事,并让 A 道歉。这件事情本来并没有什么有趣的地方,对于网络暴力也是习以为常,但是这件事情的一条后续有那么点意思:网民们习惯性地人肉了一下围观群众 A,发现她也是一个 coser。

为什么 coser A 会对越来越开放的审美如此忿忿不平呢?对于穿衣自由尺度变得更大,谁才是受害者呢?表面上,以 coser B 为代表的先锋派艺术家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,最容易受到保守思想的批判,但实际上,受到连带伤害的却是以 A 为代表的正经 coser。越来越广泛的穿衣自由,自然会给人们带来“哦,coser 都是这么低俗的”的刻板印象,并因此被贴上标签,或者变本加厉,“你这 coser 怎么穿的这么保守,别出来耍了”,正经人反而受到了不必要的伤害,估计这就是 A 为什么会站出来的原因吧。

第二个例子也很类似,那就是LGBT运动。排除宗教原因,各国都对同性恋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,有些比较开放的国家或者地区已经接纳了这个特殊群体,比较保守的地区也会不同程度的开始讨论这个议题。在这个运动中,LGBT人群是主要的受害者、维权者,他们的生理需求受遭到排斥,他们自己也受到不平等的待遇。那么,在这个过程中,是否会有间接受害者呢?

答案是肯定的,那些有着正常性取向而被误解的群体,就是间接受害者。你肯定也听到过别人的一些指指点点,或者你本身就是加害者,“这个人是不是个 gay 啊?”,“唷~,这个人看上去 gay gay 的。” 或者更有甚者,朋友之间的玩笑话 “你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嘛?”之类的。这些话听起来肯定很不舒服。如果这些人站出来,他们也一定会受到指责:“人家LGBT是性取向自由,关你什么事?”,“你这是不平等,你这是在伤害同性恋群体。”……

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,但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。

update

看到一个有趣的后续,从东欧人的视角讨论穿衣自由BV1fD4y1U7de。评论里的总结就是:

在亚洲你穿什么衣服都可以 但是你必须穿衣服
在欧洲你脱光了上街可以 但是穿什么衣服要慎重选择

看来自由还是很难脱离文化的束缚

意识形态战争

感觉最近中美关系的紧张,极大的促进了国家对反击西方价值观的理论研究,其中不乏有些很有意思的观点。例如,划分阵营(尚未上升到划分敌我的理论高度),把世界分成新教文化圈(英美澳加为领导),传统的东亚文化圈(以使用筷子为共同特征)。还比如强调,西方的本质是殖民者或被殖民者的关系,而中国是5千年这片土地的主人,西方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认为中国必定会侵略扩张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。当然,还有对于普世价值这样的原本由西方定义的中文名词,也有了更清晰的定义,阐述了西方所谓的民主,新自由主义,和资本主义的关系。

这样的理论研究对于能否夺取道德制高点是非常关键的。这些理论创新更依赖于对西方历史的研究,那么我们能不能从我国历史中汲取相关的经验呢?正所谓,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这样就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春秋战国史,合纵连横之说。随手百度了一下,果然两周前就有了相关的报道 专访哲学史家冯达文:早晚变脸,朝夕毁约……当今国际关系更似春秋时期“合纵连横”,当然这篇还不够深刻。

本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和闲情雅致研究战国史,不过预言一波,合纵连横之说可能将重新迎来一波热潮。

一九八四

当西方谈到《一九八四》时,往往提到的是时刻监控人们言行的“电幕”,并借此影射中国大陆的天网监控系统。这也许和他们只读到原作的第一节就开始大放厥辞有关,因而忽略了另一个很有意思的政治预言,就是大洋国和欧亚国,为了维护中上阶层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,以拒绝交流和无意义的战争消耗为手段,使两国变成完全孤立的个体 (具体细节忘记了,很久之前读的了)。对于没有经历过冷战,成长在21世纪初全球化浪潮大背景下的我,当时并不能理解这种大国割据的状态,但是最近种种迹象表明,如果不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,那书中的预言将再次成为现实。

从不过洋节开始,到NBA、英超停止转播(2019莫雷涉港言论事件、2020英国华为事件和香港NBO事件),再到波士顿领馆关门,除了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,逆全球化还会把我们“关”起来,从限制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,到限制自由出行。到时候,我们只能在国门内享受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而见不到外面的花花世界,美国人也只能在中国之外享受无限的自由,而没有机会看到长城、故宫、兵马俑。那将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啊!

希望不要成为政治的牺牲品,希望不要因为政治而损害了自由。